傳統又非傳統的母親 ~憶先母

作者:織網的人

傳統中的母親形象是慈母、柔軟、愛哭、會寵溺孩子;但是我的母親卻有點顛覆傳統的形象!記憶中的母親是堅毅的、有原則的、是非分明。經歷過八年抗戰和國共戰爭,在台灣眷村中和來自大江南北的同伴,一起渴望著有一天能回大陸老家。母親常回憶起當年抗戰時,跟著政府撤退到重慶大後方的學生時代。那時如何跑防空洞躲避日軍的轟炸、如何全國上下一心同仇敵愾。她最自豪的是有「重慶精神」,也常揶揄留在南京淪陷區的父親缺乏這段吃苦耐勞的經歷。對老蔣總統和夫人有著特殊的感情,記得老蔣去世那天,母親留下了難得的眼淚。許多年後我才明白,她的淚不是為了別人,而是為了有家歸不得的自己。龍應台的《大江大海》和《目送》兩本書,道盡了那一輩中國人的無奈。

母親從來不因為我是女孩子而有不同的待遇。她一再強調身為女孩,也應該有長遠的目光和胸襟,因此給我取名為「遠」。而家中排輩份剛好到「培」字,照理來說一向只有男孩的名字排輩份,女孩是無緣無權的。但是母親卻堅持女孩也要排,因此給了我「培遠」的名字。

因戰亂撤退來台,母親無法順利完成學業。這一直是她的遺憾。所以學問、教育對母親來說無比重要。直到年老還帶著老花眼鏡、聽空中英語教室,盼望多學幾個英文單詞,來美國看我的時候用得上。我們這些孩子都長大離家後,她唯一的花費就是買下了整套的世界文學名著,好像想把年輕時沒機會讀的書全都補回來。

而母親仍然是傳統的母親!自己好像從來不知道她喜歡吃甚麼?母親們似乎都沒有自己的喜好。母親節儉到一個地步,我長大後每次回家都要為了丟掉家中的破爛跟她吵架!

母親雖然不認同傳統上對於女孩的限制,卻也無法避免擔心我的安危;每次出門的叮嚀就是:「不要一個人坐計程車!」她最後因癌症住院,我從美國趕回去看她,幾天短暫停留後,又因這裡的工作和孩子,需要趕飛機回美。離開醫院前她還是叮嚀:「不要一個人坐計程車!」我心中苦笑,我都一個人跑了大半個地球了,妳還不讓我一個人坐計程車,那叫我怎麼去機場啊!沒想到,那竟是她對我所說的最後一句話!